說實在的,我沒看過大陸人寫的小說。這次老公拎回一本哈金的《落地》,對於我曾經在美國的一些聽講,算是另種形式的驗證與回憶。
移民,向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單是從財務上或是心理上來說,更上面一層的是文化上的衝擊。對台灣人來說也許容易一些,對大陸人而言,是另一種面貌。
移民,有得已或不得已的緣由。這些半路才在美國生活的異鄉人,身上肩上背伏的行李不只是衣物書本,還有爹娘妻子孩子甚至親戚的孩子。扛著衣物書本來美國,一心想著,苦過一陣子,有了立足點、有車子房子銀子,再把爹娘妻子孩子也慢慢一併轉運過來,一家大小在這裡團聚吧,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成,也不成。
有的人幸運,邁向團圓路上的小沙小粒都給分泌包裹成晶圓的珍珠;老的可以習慣,小的成為90%的美國人,自己有份穩定的工,薪資比在國內好多了,生活環境除了無聊了點,基本上絕對是國內無法比的,下一代也能更有競爭力。
有的人跌跌撞撞,過去的歷史文化人情全成了風阻,一路上又是大風又是大浪的,怎麼都行駛都不順暢。
大部分的狀況是,爹娘為了自己在國內吃了多少苦阿,終於崢嶸到有個出國的機會,等到自己在美國吃過苦了,少不了接爹娘過來享清福。但清福又豈是唾手可得呢,不習慣語言跟文化上的差異,媳婦的作風也跟國內大不相同,孫子跟脫韁野馬似的。難道又只有老的不適應?夾在中間的才苦呢,上有高堂要伺候、下有小鬼要收服、左右前後都是優秀拔尖人才如過江之鯽的在搶一口飯吃。小的呢,他們在學校在同儕中的戰場也是殺的不可開交呢;講英文又怎麼樣,一輩子是黃頭髮黃皮膚,上一代為下一代預備了妥當的起跳環境,但文化印記是強迫世襲的。
其實,這些恩怨情愁也不是移民獨有的,只不過在異鄉的天空下,無奈都被放大了。甜樂有時,但酸苦才是主味。
華人移民的工,教職、小會計、老人看護、出版社、護士、餐服、燙衣工、作家…甚至有作妓的,但,體面或不體面,肚子不餓了才活得下去。講溫飽的無奈故事,骨子裡又有強大的生存動力。
「孩童如敵」:突顯爺孫的觀念衝突,父母成了夾心餅乾。
「兩面夾攻」:移民的婆媳問題
「英語教授」:華人多因攻讀學位而留在美國,但尋求終身教職壓力何其大?
「臨時愛情」:抗戰夫妻 – 配偶無法來美國而跟別的異性住在一起的男人女人,同居既是為了互相有個安慰也是為了節省開支 – 權宜之計但不治標也不治本。
「櫻花樹後的房子:講燙衣工跟妓女的故事。
「落地」:一個和尚在美國被剝削,跳樓自殺(落地)不成後反而引起迴響而獲得新生,就此落地生根了呢。辛蒂說的好,「除了印地安人,沒有人是美國的本地人。你不要認為自己是外來人,如果你在這裡生活工作,這個國家也屬於你的。」
作者是東北人,主修英美文學。這本短篇小說集起頭是以英文書寫的,作者自己譯為中文。非常特殊的一種創作方式。對於讀者來說,絕不會有譯作的感覺。
書名,我也覺得非常有意思。英文書名《A Good Fall》,中文書名是《落地》。移民,是想落地生根;落地了,但有沒有生根呢?是“good”fall嗎?就「落地」這篇短文來說,和尚那一跳果然是個 good fall阿。
這本短篇集裡,將小沙小粒、大風大浪、合不合情理的,都攤在眼前了。婆媳、祖孫、男女,千古不變的難解習題,但細膩的處理後,那些場景、氣味、對話、風情,很活靈活現地展現了。
脫離題材來看的話,我倒是覺得,可以找英文版來瞧瞧,看一個中國人如何掌握英語寫作,可以讓《紐約客》或《時人雜誌》都有正面評價。
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