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y 3m] 幻想自己是蝴蝶或仙女之類的XDD |
如果說Music together是巧虎,那Kindermusik應該就算是小太陽吧…
不是那麼類比,但雖不中亦不遠矣~
尤其是上過兩個老師(Catherine跟Sabrina)的Kindermusik,又上了兩期的Music together,這個感覺更是明顯。
Kindermusik在Rae一歲半左右就去體驗過兩堂Catherine的課。那時Rae還小,根本坐不住,滿場跑,還去翻老師的教具箱或ipod跟喇叭,不然就是要吃東西要ㄋㄟㄋㄟ,或是去關注不相干的事物,完全無法融入音樂跟團體帶動,老師跟老木都好累@@
不過Catherine真的很好,很有耐心,也一直鼓勵我「其實孩子是有在吸收的,等她習慣這套程序,她會慢慢的願意坐下加入並且享受,有一天妳會聽到她突然哼起課堂上的歌或做著那些動作。」
我也是這麼相信的。
但,教室好遠;好不容易趕上課了,課堂上又好累一直在追小孩。所以等Rae大一點了兩歲左右,Music together有名額可以體驗而且經驗不錯了,教室又近,我就直接報名上Music together了。
直到最近,大名鼎鼎的Kindermusik
by Jennifer Joy在中山開新教室有體驗課送CD,我就又報名了想去試試。
課後也跟Sabrina聊了一下兩個體系的不同。簡而言之,Kindermusik課堂上孩子自己律動、或是跟父母互動的機會更多(也許是這個年齡層的關係,4~6歲的我就不敢說了),像這次就有媽媽模仿狗貓老鼠、孩子也跟著學,我覺得有一點劇場的成分了。Music together(自己簡稱MT)也有律動,但多半是家長跟孩子圍成一圈跟著老師做動作,步調比較快,孩子這年紀的孩子多半是跟不上的,有時候孩子就不願意跟了,會想要爸媽抱著繞圈跟著大家走。
不過,說到步調,MT明顯是比較明快的,明快到樂曲跟樂曲/樂器跟道具的轉換是非常流暢的,因為那對孩子來說像是在看電視一樣,畫面動得很快、刺激是很多的,他們沒有機會多想,因為新的曲子/樂器/道具又進來了。當然也是因為歌曲好聽、樂器道具有趣,才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Kindermusik在樂曲跟樂器的轉換上是比較緩慢的,(我個人覺得就沒那麼流暢),有時候甚至孩子的注意力都渙散了,或是直接就「跑掉」了,跑去注意環境或是其他非關課程的人事物。
不過以上也許都跟老師掌握現場的功力多少有點關係,不全然是系統風格的原因。
就像Sabrina說的,有人跟她反應,上MT的課比較像是在看老師表演。
MT的方式真的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課堂上是不太會「亂」的。
Kindermusik通常人數也較少,步調稍緩,所以孩子的「自由度」相對較高。又因為以英文為主,聽不習慣或聽不懂英文的孩子跟家長就只是「跟著」做,自然就有點滿動作的感覺XDD
不過,若真的要說「音樂律動」,論音樂,私以為MT的音樂性比較強,比較多現代、pop、流行的成分,是大人也會喜歡的那種,所以在家我可以隨便就哼一首課堂上的歌給Rae聽,聽多了,她在課堂上也會有更多反應。論律動,我倒覺得Kindermusik有更多大肢體的舞動,Rae在這堂課其實是相當開心的,因為她是個很需要「動」的孩子。
不過,我自己後來再想想,也有可能是我選擇了MT裡面音樂性最強的Peggy老師,她上課習慣用烏克麗麗,很有機動性也很有臨場感。而Kindermusik多半人數較少,當然就有較大的空間讓孩子的大肢體活動。
所以,沒有優劣,只有需求跟偏好。當然,還要考慮一下交通。因此,在第二期MT還沒結束前,我還有幾週再想想、再觀察,是否要換回Kindermusik,畢竟,MT刺激感太強烈一直是我的concern,但Kindermusik若老師掌握現場功力不夠是真的很容易被小人鬧場的XDD
至於到底有沒有必要去上一堂五百大洋的幼兒音樂律動呢?
這跟問有沒有必要讓孩子在四歲就去學鋼琴一樣,就是看孩子的興趣跟父母的心態囉,長期投資,不見得要成為音樂家,只是荷包允許也抽得出空的話,就給孩子多一些exposure。
然後,我真的好想去學烏克麗麗喔,這樣我們也可以自己在家音樂律動啦,帶出去也很方便~~(但也就不可能接觸到課堂上這麼多元的樂器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