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 中班上學期-九月(持續更新)

[4Y 6M] 自己貼了貼紙說是小貓鬍鬚



















9/1  升上浣熊班了。

在床上打滾的中班新鮮人:「噢!我不想上學!我會想妳!妳要早點來接我!!」
力持淡定的娘:「好。我會早點去接妳。我來幫妳換衣服。今天還需要照片嗎?」
「不用。」自己下床走去吃早餐。
換教室了。也換老師了。還換了兩個同學😜
新學期,新氣象💪

「這是我的火焰小精靈!」


中班新鮮人仍在下課後遲遲不肯離開幼兒園(的草坪遊樂區)。

暑假過後突然會了也敢了
(...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四歲半的Rae變得比之前更叛逆。但其實也更提醒為娘的在日常中要更有意識地言行。

小班老師出了個暑假作業:跟孩子一起紀錄暑假郊外遊玩與運動並帶來學校分享。這個作業給我個機會回顧整理過去的兩個月、幾乎24小時黏在一起的母女兩,到底幹了些什麼好事XD

我們的暑假充滿了KB跟他媽

宜君老師說:孩子活在當下並如實反應這一刻最真實的情緒(起衝突的雙方都是),上一秒吵下一秒合的戲碼常常上演,我們可以同理也陪伴她消化,然後,她有選擇的權利。

Rae多次與KB交手的過程中,我目睹Rae一次次的原諒、她佩服也有時害怕這位火相小哥。她跟我哭訴時,偶爾我抱著哭得傷心的她、偶爾我也會提議那就暫時不在一起玩囉甚至直接訓斥KB。但慢慢的,真的是很慢很慢的,我才真實的「看見」孩子情緒中的兩面性。她真的在氣勢上輸了KB一大截不管有理或沒理,而KB動口也動手更是讓她在還手與不還手中頗為猶豫。但她也真的喜歡跟KB玩,也許是可以學到東西、也許就單純有伴、也許KB有些她沒有的特質吸引她聚攏那個發散的風相自己。

就「有伴」這件事我想了一下,她是個需要同儕的小孩。不一定是手足,因為我的想法是,沒有為一個孩子再去生一個孩子的道理。也許是除了學校同學之外,我必須在其他的場合再幫忙她找更多的朋友。現下有多一個管道,隔週一的北投共學。這樣經過時經累積也許也夠了,上學已經很多跟朋友相處的時間(磨練),放學與週末就好好放空休息在爸媽羽翼下修復吧。

至於衝突,我告訴她,妳可以很堅定很大聲很清楚的告訴他妳想要的跟你不想要的,妳也可以視情況還手,妳也可以請我或KB媽幫忙,或是就走開。不管他怎麼對妳,妳有很多選擇。

我想我自己過不了的那一關在於:「如果妳選擇忍受,就不能怪欺負你的人繼續欺負你,因為妳似乎是默許了」,「如果妳為自己挺身而出但欺負你的人仍然不罷手,我們還是有辦法,我們可以討論」。

KB媽在我們最後一次出遊時跟KB說「RaeRae好好,她一再地原諒你」。我知道她是認真的,因為每一次她都會修理KB,但我也知道KB的火爆完全是他媽媽的翻版,而這是KB媽性格上的限制以及她在兩個相隔十歲的孩子身上轉換教養方式的瓶頸。

今天開學了,孩子哀嚎幾句後也如常用餐閱讀玩耍去了。我順著直覺很沒頭沒腦把她叫回來,「媽媽要跟你道歉。我不該說妳軟弱。能夠一次次原諒又包容,是有能力再去愛的孩子。妳是強大的。」她紅了眼眶擦去眼淚不讓我看,轉身又一臉笑容「媽媽妳講西遊記給我聽」。

她才四歲半。

至於一次次原諒是否也是傻亦或是習得無助甚至成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太浮誇),平心而言,現在貼標籤未免太早。父母只能給她無限的愛與溫暖,期待她在我們懷裡每一次的休養生息後都能再恢復跑跳的能力。而,江湖,也許需要的不是聰明,卻是智慧。

==============================================


9/5

愛漂釀...

我沒預料到這麼早就要開始處理小孩的感情問題

可能其實不用處理,因為這根本不是感情問題。這是每個人都會經驗到的人際問題。

「為什麼HJW都不在乎我了?!」

踢公背!!!
「在乎?妳知道在乎是什麼意思嗎??」我內心的小惡魔大笑不止。

我們討論了「為什麼」。也討論了「還可以怎麼辦」。
「媽媽很喜歡一個人耶。我覺得一個人的時候也蠻不錯的,可以OOXXYYZZ…」娘也不忘洗腦一下獨處的美妙。

除了卡在「為什麼」跟「還可以怎麼辦」。
我嗅到一股「明明前兩天都很開心一起AABB但為什麼突然就無法『重複』那種親密跟愉快了呢?」

Rae對於有幸福感的場景活動都很希望一直重演。這本無可厚非。但一直耽溺於其中甚至無法抽離變成沒有彈性也不會找替代方案,那就比腳!@#$%

嘿我知道她還小不要貼標籤不要過度引伸不要想太多
I know I know…


所以本宮已儘量淡定處理。我可以同理接納她的感覺跟情緒,但也必須引導她「這件事情妳還可以怎麼看待如何處理」。剩下的,她也必須自己學著如何跟很多的「不舒服」「疑惑」相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