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寫到最後了...
這次行程來得快,去得也快。
來得快是因為我們並沒有什麼事前計畫的就決定去澳門並且下訂住Sofitel。
去得也快是因為澳門這個只有台北十分之一大的彈丸之地三天兩夜已經很足夠了。
從進澳門機場,氛圍就感覺很不一樣,平平都是華人,但「澳氣」跟「台氣」真的有差。有可能是言語的不同,廣東話就是找人吵架的話,跟韓國話有異曲同工之妙,台灣的台語跟國語都比較客氣有禮;也有可能是長相不同吧,總覺得澳門當地的人相貌比較兇狠黝黑一點,穿著也不講究,還留有一點討船人跟從大陸逃出來的那種風塵僕僕。
私以為,地區或國家跟人一樣,有所謂的「天分」吧。想當初,澳門地理位置特殊可是風光的很呢,在上海跟香港尚未發跡之前,往西不論是陸路或水路它都是個必經要道,歐洲、印度、美洲、南洋、中國的物品跟人種都匯集在此,也是個「發」過的地方呢,但論腹地,它畢竟是個小魚村,慢慢的,香港跟上海取代它的地位;這就像雖有天分但後天努力也很重要,所以啦,漁村本來收入就有限,後來得發展博奕事業,這是一個險招,我深深的希望金門馬祖之類的不要也好的不學學壞的,風氣跟水準一定會被搞壞的。
跟在曼谷時觀察到的有點像,這裡,也有不少洋男人與華女人的組合。早餐看到老外跟東方女人一道,突然聯想到,這種情形,以東方人眼光來看,是否覺得該東方女子很cheap?跟在曼谷時觀察到的有點像,這裡,也有不少洋男人與華女人的組合。但這組合有幾種可能:她可能真的是他妻子或soul mate,她有可能真的是伴遊或是在賣的。而且似乎也不是每一個西方人身旁的東方女子都讓人作如是聯想(起碼推著嬰兒車的就不會,因為混血娃證明她是個老婆),但有些類型或打扮的東方女子就不免懷疑起她的職業了。所以這到底是因為老外喜歡某種特定氣質的老中?還是老外身旁的東方女受到西方男女的審美影響而打扮成這樣?
我們還竟然在早餐時討論:金融商品vs.一般商品之惡&美的哲學性思考…本質上,是否都在刺激消費、予人便利?刺激消費就要包裝就要誇大,予人便利只是其中一環,予人便利的衍生其實是滿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多餘的想望。金融業並沒有產出實質的物品,但確有大到不能倒的特性,呼應陶冬的「水中月」論點:目前中國已經走到金融經濟>實體經濟的路子裡去了…目前的產經趨勢,除了實體經濟對外貿易或對內需求都得振興之外,在實體經濟之中還孕育了另一個風潮就是手作經濟,其中也包含有機的概念,自製的盥洗乳精、衣物、食品…衍生到所謂的手作工藝(這期GQ有談論到這個話題)…真的扯遠了。
這次小遊有幾個結論:
跟老爺出門幾次,已經很瞭解彼此的習性跟旅遊這件事本身的特性了,所以這次行程安排的非常flexible,比方說我想看水舞間但門票還沒買,就得視情況調配景點,要是真的看不到想要的場次或票價,也不能太執著耽誤了整個行程的品質,這樣會大大影響伙伴間的感情跟跑行程的流暢度。
相機跟手機電池千萬每天都得充飽電。這次沒料到一下飛機還沒check-in旅館就能夠開始跑行程,到晚上看水舞間的時候只好用唉鳳拍,最後連唉鳳也沒電,雖然很多照片網上都有,但自己參與就想自己留下回憶,感覺還是不太一樣的。不過沒有拍照工具的好處是能夠很專心的觀賞表演。我這個人很能自我療癒。
旅遊書還是要帶一本in case無法上網,但事前功課要做好才不會當場浪費時間找路。
三天兩夜足夠矣,不會太趕也不會太無聊,因為其實也不算太便宜(eztravel平均一人NT$15,500,還要再加餐飲手信跟秀錢);當地店家態度也不一定好,尤其是廣東話聲大音雜我有好幾次整個都放空了;第一天逛了一會兒就大概知道這彈丸之地差不多是這樣,反正也不可能全吃全逛,就挑幾個交通方便的特色點去去就行了!
我的旅遊真理是,旅程,是和同伴一起共譜的。
同樣的行程、天氣、景點跟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火花就會有不同的困難跟樂趣。當然你大可以計畫的完美無缺,逛遍網友跟書上的各大美食與景點,但那終究是別人的旅程。雖然也極有參考價值並且是他人血汗的累積,但你always可以有自己的體驗:detour、lost、失心瘋血拼、許多的意料之外…
尤其是和同伴之間的chemistry:體諒與否、瞭解與否、想望慾望價值priority的不同…每次都能更瞭解別人也更瞭解自己。最具體的發現是,旅行多了,打包多了,走冤枉路扛冤枉東西多了,自然就知道要啥/不要啥、啥是重要的;有時候打包也可以很又成就感,尤其是發現帶的剛剛好不多也不少,東西都用到了,還可以邊走邊丟的時候,我就覺得又昇華了。
哈哈!我跟老爺這次默契特好,整個行程很順阿。順到我們已經開始規劃九月中秋的曼谷行啦!我又要回鄉省親了,老爺還要去學泰文,好期待呦!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