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這一直是很直觀的。
從來沒特別想過說C大調跟G大調的「感覺」有什麼不一樣,或是a小調跟d小調之間有什麼差別。
簡而言之,就是我只有大刀一切的二分法:大調聽起來陽光開朗、小調聽起來感傷抒情。
如果針對一個一個的調子,試著去按上幾個形容詞,那會是什麼光景呢?
音樂,是會感動人的、是可以感動人的。
旋律可以感動人、節奏可以感動人,但最直接能感動人的恐怕就是所謂的調子(Keys)了。
調性的發展是從17、18世紀開始,這時的升降記號較少,都是比較單純的調性,之後升降記號變的複雜,調性反而模糊,至19世紀時筍白克開始有無調性音樂。
如果有人問:C(do)大調的意涵是什麼?
大概是個令人傻眼的問題吧。
但也許可以試著感受一下,然後說:C是一個center note,有一點「大中至正」的光明穩重感。
那D、E、F、G...呢?
也許可以這麼稍微描述~
D:robust、masculine、有很多進行曲就是以D調寫作的、小提琴是個以D為center note製作的樂器
E:小提琴的空弦,帶有燦爛明亮的感覺
F:Earthy,比方說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
G:Open的寬廣的感覺
A:想像一個sunny day,像莫札特的op.5小提琴協奏曲
B:比較屬於有方向性的一個音,因為它回到C的導音
c:有個性
a:雄壯威武
降B:好彈,因非常符合手型
降E:英雄的調性,ex. 「皇帝」
以上是老師的歸類。
雖然我自己覺得大小各調性的體會是很主觀的,比方說同樣a小調,莫札特跟貝多芬的表達還是可以不一樣阿,可以寫成抒情也可以寫成雄壯威武的吧?!但我同時也相信老師說的,調子跟數學有某種程度的相關性,有些調性的曲子就是不可能寫成某種樣子,因為那會聽起來很怪、而且可能根本無法彈奏,關於這個,我還得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如果要去體驗剛剛歸類的這幾個主要常見調性,可以分別由巴哈、莫札特、貝多芬的作品開始。
巴哈曾經為24個大小調分別創作過前奏(Praludium)及賦格(Fuga)24組共48首的鍵盤樂曲,也就是所謂的《平均律》。樂曲都很短,不長。
古典時期則以莫札特為代表。這位早熟的天才作曲家創造了無數膾炙人口的樂曲,他的早期樂曲中大多是CGDAF這類主要大調,成年後的維也納時期開始反映一人在外打拼的成長痕跡,也是他最精華的十年,開始有c小調、a小調等較有個性的樂曲出現。
接下來是貝多芬,他可以說是同時保有日耳曼結構嚴謹及理性思維又能開創新格局的一位。調性在他手下可以作非常不一樣的發揮。
體驗一下C大調center note、大中至正的陽光平穩感吧。都是旋律明確容易記得的曲子。
莫札特 C大調鋼琴奏鳴曲 K.545
youtube上找不到Ingrid的版本...不過倒是聽到許多快到讓我焦躁的版本,這個不會。
這首基本上是for beginner的曲子,但要能彈的清清楚楚也不是很容易...
莫札特最著名的小星星變奏曲 K.265
我非常喜歡這首曲子。雖然主題很簡單,但是可以將簡單的主題堆疊成複雜華麗的變奏就是小莫的功力!而且,並不好彈...
G大調的open寬廣的感覺。小莫跟老貝的處理不太一樣。
莫札特 G大調鋼琴奏鳴曲 K.283。youtube上多半是這個人的版本;我不太確定這首曲子原本是不是應該長成這樣...因為跟昨天聽到的版本感覺稍有不同...
貝多芬 G大調鋼琴奏鳴曲 Op.14 No.2,詩意~
c小調,通常都較有個性。
莫札特 c小調鋼琴奏鳴曲 K.457
這位仁兄少有小調作品;母親陪他到巴黎後病逝時出現了他的第一首小調,由於以前都是由父母親扶持,他竟然是發呆了三天後才寫信跟父親大人稟報。不過這首K.457已經是他在維也納打拼時期的作品了。
巴哈 c小調 前奏曲及賦格,觸技。
貝多芬的c小調「悲愴」 Op.13,接近兩分鐘處上行下行音階互相挑逗,非常性格。
如欲提升大小調辨識力,可服用:
1. 莫札特鋼琴奏鳴曲。儘量找到Ingrid Haebler版本,因日耳曼人的曲子還是比較適合有結構感、精準、邏輯思維、優雅的方式來演繹;雖然有人偏好西班牙鋼琴家Larrocha的版本,但民族性及文化深深影響一個人演奏的方式,過於浪漫或延伸的表現並不適合莫札特及貝多芬的樂曲。
2. 巴哈的《平均律》系列。可以「同名大小調」的方式來聆聽比較(C大調←→c小調,D大調←→d小調),對比會較大。若是以「關係大小調」可能感覺沒那麼強烈(C大調←→a小調,D大調←→b小調)。
3.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如何從感官體驗樂曲的層次,提升到思考、分析、解構、解讀的層次,就是要下功夫聽音樂。利用之前提過的各個原理原則,並去瞭解作者的背景、當時的音樂環境、樂器的特性...聽到的就不只是「好不好聽、順不順」,而可以有更多的啟發以及隨之被挑動的情緒,也就是回到最初所講的感動、感染力(Affection)。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