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讀懂一首曲子跟閱讀一篇文章一樣~
樂曲也有樂曲的段落跟結構。
最小單位:動機(motive,很絕的一個名詞,由此生發的意思?)
可分為Pitch motive跟rhythm motive。基本上就是藉由音高的變化及節奏的變化所組成的一個小小的段落,可能只有兩小節而已。
比方說以Beethoven命運交響曲為例,那個「登登登登--」就是一個既有音高動機也有節奏動機的小單位。姑且就把它是視為一個「細胞」吧,如同貝大師所說:音樂創作與細胞繁殖是差不多的。
Toscanini指揮的版本~
接下來的單位是樂結(phrase segment)跟樂句(phrase)。
一句大概是兩個segment,phrase可視為是segments彼此問答Q&A的關係,terminated by a cadence(終止式)。
Beethoven交響曲No.6, Op.68 約28秒由管樂帶出主題phrase,並且會在整首曲子中不段出現。
再來是樂段(period)。
以Bach的Minuet 2為例。這是屬於一個兩段式(或 2.5段)Binary form的樂段。前16小節為第一段,之後的24為第二段,但其中的最後8小節為一Rounded form也就是重複第一段的前8小節,所以也可視為2.5段。
古典音樂比較多這種容易聽出段落結構的絕對音樂,但現代音樂如Schindler's List的theme也不難聽出是三段式Ternary A-B-A'form。15秒至1'6"是個低音主題,至2'00"為同樣主題但高八度,至2'40"算是個「轉」吧,之後又回到類似前面兩分鐘的高低音主題但加了比較多的琶音跟裝飾奏。
最後形成的比較大的單位就是樂章(movement)。
若是奏鳴曲形式就會有較工整的呈示部(Exposition)- 發展部(Development)- 再現部(Recapitulation)。
最佳範例為Morzart K.545 for beginners。
另外,還有所謂的迴旋曲式(Rondo/Rondeau form)。
最常見的會是A-B-A-C-A-B-A。有始(A)有終(A),且一再回到A。
比方說Morzart Mov. 3,
(機器彈的...真的少了點什麼...不過有譜可以看)
跟Bach's Gavotte en Rondeau。
(聽聽看吉他版本,也不錯呢)
聽結構最難的就是要記憶力好,不然聽後面忘前面,很容易lost track。
配著譜聽的話,比較有視覺的印象,也比較容易抓到段落。要是沒譜的話,長一點的曲子大概聽個八十或一百遍的就可以聽到心坎裡去了...
這次的東西沒譜還真不好寫...有譜才有真相...
我真喜歡這種有結構的東西,感覺很有秩序、很和諧。
但裡面其實又學問很大,一個音跟一個音之間、一小節一小節之間、或是不同節奏的交織,仔細看,都是變化、都是對比、都是drama。
如果要drama、要畫面,就來服用Sibelius吧...
小提琴協奏曲,by David Oistrakh
老師說這首芬蘭曲子非常picturistic,一開始就有飄雪、懸崖、冷冽的感覺~
我自己老是會聯想到帶子郎,不曉得為什麼...可能就一副風吹雪的蒼勁與淒涼吧...
額外想起這首芬蘭頌,這是他老人家作來鼓舞芬蘭人民的國民音樂呢。
ㄟ...但一開始真的好有恐怖片的fu...有些音樂就是特別有畫面感...嘻,我還是稍稍抓到一點芬蘭在俄國暴政下的恐懼感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