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 20101018_誠品講堂-古典音樂語法解析-五線譜的誕生與發展

看起來很硬的topic,但有許多的感動。

早早跟E一起報名誠品講堂古典音樂的課,有早鳥及兩人同行的折扣。
每週一晚上,兩小時。
才台幣兩百多塊,很划算。

這門十堂課的古典音樂解析,由「音樂大夫」彭廣林教授主講(東吳大學音樂系,台北愛樂節目製作主持)。古典音樂的東西,彭教授講得多了,順暢、輕鬆、但有啟發。一把小提琴,讓許多概念變成感動。
音樂人人愛聽,不管是流行音樂還是古典音樂。
雖然小時候也學鋼琴,古典音樂的訓練跟薰陶下,很自然的會去「解構」音樂,但除了理性的拆解跟直觀的喜不喜歡外,還是會想更進一步賞析:為什麼這首曲子有名/重要?它為什麼會長成這樣?它的背景?它特別在哪裡?不同演奏家的不同詮釋如何解讀?......
比方說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有幾個特別的地方:很少有交響樂是以齊奏開始的、主旋律是在小中提琴間輪唱、多處都有飛快的旋律...


十堂課互有相關,但並非完全連貫。單獨上,也沒問題。

講到五線譜。
學問比我想像大得多。
樂譜,不是一開始就長成現在五線譜的樣子。

最早的Seikilos歌曲的記譜方式,比較像是文字,無拍號也無升降記號,但有音高也有節奏(不然怎麼叫音樂?!)。

到了葛利果聖歌時期,開始有些許的符號出現,這時還是「素歌」型態,即多人齊唱同樣的旋律而沒有聲部的概念。


之後由一位很天才的Guido發明了Guidonian hand的記譜方式,幫助記憶音階跟唱名。

然後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前,Perotin開始Organum多聲部音樂形式及記譜方式,也就是有Tenor主旋律、也有Dup./ Tri./Qua.等裝飾旋律。


然後有Franco記譜法 - 終於開始有音符形狀來顯示拍子相對的長度。而且有趣的是,當時認為3才是perfect,2是imperfect,因為Trinity三位一體的概念(音樂跟宗教真是不可分阿);不像現在,順耳的拍子多半是2的倍數。

之後發展出Rondellus voice exchange,即多聲部輪唱記譜法,也就是所謂的「卡農」。
代表性樂曲是這首Palestrina寫的Kyrie(垂憐經) from Pope Marcellus Mass。



由樂譜的發展或是單看樂譜(總譜),也可看出許多端倪:
早期交響樂團多為兩管編制,長笛、雙簧管等等都是兩支,第一、第二小提琴可能各有四支,這些看譜就可以知道,所以也可以大約算出這是屬於哪一種交響樂團演奏或是幾人的交響樂團。
以前受的訓練就是,讀譜時旋律視為橫軸linear、合弦當作縱深,兩者交互作用出「節奏」。而欣賞樂曲時,管vs.弦輪替為主旋律,就相當於音樂的Q&A,兩者形成「結構」。但我所不知的是,管-弦交替問答的這種形式(music grouping)其實很多是從語音學來的,比方說利用iamb(ic) 即短+長,或是trochee 即長+短...的概念。

說到旋律及合弦,好聽的多半是「和諧」的。但20世紀起開始講求衝突,如Stravinsky被譽為音樂界的野獸派


神經質的Arnold Schonberg筍白克,可用數學算出音樂來,不和諧但也不是亂寫的...


還有所謂的圖像記譜法...

雖說「譜」是把音樂記載下來的一種方法,但有可能是譜→音樂,而不是音樂→譜?

現在的樂譜,已有拍號、升降記號、音符長短、速度、小節、延長漸弱...等等各種標準化的符號,但其實在讀譜的時候,若留意空白處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性,或是注意音與音之間的關係而不僅是彈奏出A音或B音,會發現各演奏家詮釋同一首曲子的方式可以非常不一樣(這個自由度是有限制的)。

以Chopin的離別曲為例。

Rubinstein的教科書版本。


Rosenthal較free的版本。
沙沙聲好復古...
我比較喜歡這個版本。


Rosenthal版本的特別之處在於,他運用很多rubato的快慢交錯技巧,左右手不同時出拍,但在一定的time frame之內快慢是可自由分配的;同時也有特別明顯的漸強漸弱,不僅右手主旋律有curve,左右手合在一起看(vertial)也有curve的現象(i.e. messa di voce)

下課想衝去問老師,到底演奏者的自由空間有多大,如果像Rosenthal這樣再放大,那不就連譜都改的嗎?到底如何判斷作者的原意?沒想到這也是大家的問題,已經有人在問了。

答案也不難想像...

一份譜,最好是有holograph(作者的手稿),像這次上課就有看到巴哈手稿(沒版權...),那線條,連情緒都看得到~












不然,有facsimile edition (單純的原稿副本)或是 urtext (原典,稍加編輯但忠於原著)也還行。

退而求其次,就是所謂的Performance (經某名家校訂),那就比較會有個人的詮釋在上面了。

之前說過,讀譜時應留意空白處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性,或是注意音與音之間的關係,這樣的解讀每個人都會不太一樣,因此詮釋出來的東西就會不同,所以才說,「演奏」是「創造」的一種形式。而不一樣的限度就在於time frame;開宗明義就說,音樂也是一種時間管理。藝術本就有其主觀成分。學生多半被要求依教科書彈奏,但隨著對樂曲的瞭解、對音樂精神的掌握,名家就會有自己的風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